『乐趣圈』提供在线八字起名、QQ和微信网名大全、十二生肖、星座运势等语言文化知识及相关查询工具。 投诉举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专题频道 > 实时热点 > 浏览文章

寻亲男孩刘学州轻生 | 拒绝网络暴力

来源: 乐趣圈 时间: 2022-01-27 阅读:

你知道网络暴力吗?很多人没有经历过网络暴力,殊不知网络暴力可以很轻松的摧毁一个人的神经。当被无数的网友进行文字攻击,你的生理心理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网络暴力已经害了许多人。

1月24日00:02,河北邢台寻亲者刘学州发布一条长文,以“生来即轻,还时亦净”为标题,讲述自己的遭遇,文末写道“阳光照在海面,我也归于大海。从这里结束自己的一生,也带走了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刘学州的舅妈柴俊燕称,凌晨4点过,刘学州经抢救无效死亡。

如果网络暴力需要一条鲜活的生命去自证清白,是不是太过于可悲?还有多少个刘学州还在遭遇着网暴的煎熬痛不欲生。

人言可畏

他的死惩罚不到任何人。出生即被卖掉,四岁养父母双亡,寻亲以后,网上对刘学州的争议也非常大,质疑,谩骂,难以想象。

很多时候,正常作为群体性事件的网络暴力,它是以道德之虚,施暴力之实。在网络暴力中大多数是行侠仗义之人,他们以群体之势,逐步成为事件的语话强势,而又缺乏独立思考精神和网络道德责任感,让网络暴言成为其宣泄现实中郁闷无奈情感的方式,有时甚至逾越了道德、法律底线,制造他人,社会困扰。

我不是鼓励不发表意见,只是觉得我们一直在抱怨为什么现在网络社会如此充满恶意,但是,在抱怨的同时,却都不愿意给这个世界更多一点善良。

总是太多人喜欢跟风,他们举起了键盘,以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神;太多人在网络上做“键盘侠”,太多人喜欢做“网络法官”,他们张开了嘴,以为自己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在审判。

“你看清是谁杀了你吗?”

“没有,他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在圣光下,我看不清他的脸。”

当他消失了,参与事件的所有人都不会自责,因为大家都这样做,他们只是跟着一起而已。所以,大家都这样做,你跟着做,就是对吗?总是要等人没了什么都来不及了的时候才会有那么多人来爱他们,才会有更多的媒体报道他们,总是要到这种时候才网络喷子键盘侠才会都消失不见。

等到他消失了,好像全世界都开始爱他。刘学州一生都活在苦水里,还被人不断拿出来翻炒,不幸仿佛只是他的不幸,我们庆幸自己的苟活而熟视无睹。等到生命逝去,又对着他留下几滴眼泪,就像是听祥林嫂故事的人们一样,没人会为他讨回公道的,最后都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

世界那么大,却没有一个角落属于刘学州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失去理性思考的人们在网络上发表恶毒的语言,他们距离恶,并没有那么远。

敲下键盘时请三思

当羞辱以远距离遥控的无人轰炸机的方式进行,就没人需要去考虑众口铄金这件事了。

人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在敲下键盘时请三思。

键盘上敲出的不只是字,还可以是恶意。这种恶意能杀人,而且相当刺激。“到底什么是好人, 什么是坏人,有标准答案吗?”现实生活也没有标准答案。

一、匿名的互联网环境

匿名的互联网环境无疑是造成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匿名环境能使人有更高的揭露水平,即展现自己的秘密,发表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从而能进行一些敏感问题或深层次问题的探讨。但另一方面,这也会使得整个社区更具有攻击性,互相谩骂,甚至辱骂,人性的恶暴露无疑。

这种现象被称为“网络行为的去抑制性“。从社会学角度,著名的戈夫曼戏剧理论就能很好地解释这个现象。在匿名或半匿名的互联网环境下,人们更愿意突破原有社会规则对自我的束缚,表达平时现实中不敢表达的言语。

龙应台的一篇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你为什么不生气?你为什么不跟他说"滚蛋“!

哎呀!不敢呀!这些摊贩都是流氓,会动刀子的。

那么为什么不找警察呢?

警察跟摊贩相熟,报了也没有用;到时候曝了光,那才真招祸上门了。

所以呢!

所以忍呀!反正中国人讲忍耐!

你耸耸肩,摇摇头!

与现实的“不生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中的用户 “爱生气”。一些重大事件发生后,恨不得将罪人碎尸万段。现实生活中,“生气”会引来报复,谩骂会被贴上低素质的标签,但同样的一批群体,在网络上 “生气”的顾虑就少太多了。

二、理性缺失的网民

一些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当进入舆论狂欢中,大部分人为了开始自己道德表演,为了证明自己是恶的对立面,急于将舆论漩涡中心的主人公贴上善恶的标签,看似无可非议,但实际上,人人都是刽子手。

柴静在《看见》中也曾写道:“张妙死了,药家鑫死了,但如果只是死,结束了就过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网民总喜欢急急忙忙站队,表达愤怒,从众心理下,理性思考缺失,鲜少有人会思考,媒体所展现的事实就是事实吗?犯罪分子穷凶恶极的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即使有媒体去客观报道,即使有人发表理性的声音去探讨真相,但在愤怒的舆论中,这些人常常被谩骂,攻讦,以至于形成“沉默的螺旋”,网络中仅仅留下浮躁,愤怒的观点,群体极化效应不断加强。

鲁迅曾说过:“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由于网络社会的匿名性,网友就会对自己看不惯的观点站出来发泄自己积累的不满情绪和偏激焦躁的心态。当这种心态和情绪被其他网友“肯定”和“接受”时,就会导致不恰当的言论的扩大和伤害。

写在最后

“你生活在光亮里,你就觉得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你们永远都不会承认自己做过的事有多恶毒,将来你们只会说‘我怎么不记得’?我怎么不记得我把红墨水泼到她身上?我就是闹着玩儿的啊,开玩笑的。”

“你们骂过我最难听的词,编过最下流的绰号,你们动手没动手的都一样。你们比石头还冷漠,你们又恶毒又愚蠢。你们胆小怕事,别人做什么你们就跟着做什么。你们巴不得这世界上多死一个人,因为你们的日子真的无聊。因为你们觉得你们自己不会承担任何后果。杀死我的凶手,就是你们。”

——《悲伤逆流成河》

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保护国家安全,与规范网络行为有关的法律相继出台,使各类侵权事件的解决有法可依。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网络环境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治理与管控,网络暴力的风险也将大大降低。

拒绝网络暴力,从你我做起,网络不是审判的公堂。我们不能对一个人用键盘去肆意伤害,必须得尊重事实,接受事实。希望以后网络的环境能够更干净,更简单!

下一篇 :一男子喝药轻生/为什么家长总热衷于催婚?
相关内容

周易老师